在生活中我們總是過多的顧及自己,過多的要求別人,當對方不合乎我們的要求時,就會生起怨憤,產生痛苦,我們用懷疑與苛刻的眼光,看待尚未發(fā)生的交往。
《博伽梵歌》教會我們不執(zhí)著結果而活動,就不會有痛苦。放下一切虛無的欲望,生起源自至高能量的真善,釋放心中的愛!瑜伽使我們真正認識身體、覺識心念、感受靈魂,從而用正確的角度看待世界。
正己不求于人,則無怨,愛人則喜。
當我們覺知了自我,就開啟了感知天地、感知他人的大門。瑜伽傳統(tǒng)認為:個人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其核心蘊含的能量直接源自宇宙的至高能量“博伽梵”。所以當收攝了感觀、駕馭了心念,通過內觀來發(fā)現自我內在的自性,并通過瑜伽修行與至高能量連接相應?!?br />
個人修行旨在完善自我,而精神覺悟的成就最終還是要在人群中,在與他人交往中得以檢驗。組織行為學研究表明:在現代機構中最大的效率阻礙,正來自于人與人之間交流配合的障礙。所以說,善于協(xié)作是一個人寶貴的能力。協(xié)作瑜伽就是對這方面能力針對性的訓練?!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