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瑜伽到生活
手印不應該只是瑜伽和修行人士的專屬,像這樣簡單卻強有力的方式,應該為更多的人去嘗試。我們可能不做瑜伽、不修行,但我們都需要有充沛的能量來生活。
一個最簡單的用手印提升能量的方式是:每天結三分鐘的智慧手?。℅yan mudra)。
盤腿而坐,把兩手放在膝上,雙手手心向上,拇指和食指碰觸在一起。
智慧手印又稱為知識手印,是瑜伽士練習了上千年的一個手印,它能帶來清晰、鎮(zhèn)定。我們大多數(shù)人可能一開始都無法從手印中感受到能量的流動——我其實也并不知 道為什么我忽然感受到了,它可能和當時的空間場有關,也可能是瑜伽練習打開了我的身體——不過能不能感受到并沒什么關系,無論感不感受到,它都在發(fā)生作 用,只要去做就行了。
為什么要在生活中開始手印練習?還記得我說過的"人生奇點效應"嗎?依據(jù)《奇點臨近》的作者Ray Kurzweil,"奇點"指這樣一個點——在越過這個點之后,事物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幾近直線上升。而在這個點之前,事物看起來發(fā)展極其緩慢,就像根本沒 在發(fā)展一樣,所以這個"點"被稱為"奇點",它的"奇"就在于你不知道它是怎么發(fā)生的。
我一直覺得"奇點理論"很適合來解釋生命的發(fā)展——看似極其緩慢,卻在某一點來臨后爆發(fā)。這里重要的是:作出一個極微小、但正確的改變。是這個改變最終導致了奇點的發(fā)生。作為個體,我們需要去發(fā)現(xiàn)和塑造自己的"人生奇點活動"。
在我看來,手印練習就是這樣一種奇點活動,它很微小,幾乎看不到改變,但是一旦越過奇點,它對生命的改變就是巨大的。當然手印練習需要我們付出一點恒心和毅力,特別是當我們還無法感受能量的時候,需要靠著信念前行。
手印和寫作
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安插進手印練習可能有些突兀,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做它比較好,感覺怪怪的。這里提供一個方法,正在練習寫作的同學們,可以把手印練習和寫作結合起來:在每次寫作之前,做一個三分鐘的"智慧手印打坐",這對提升專注力和覺察力都非常有用。這也是一個區(qū)隔開日常生活狀態(tài)和寫作狀態(tài)的極好方式,就好比拉起一道"意識屏風",它能從意識上讓你與日常生活狀態(tài)有個暫時的阻斷,更專注地沉浸到寫作中。
"手印打坐+寫作"的方式也更容易幫我們在生活中建立起規(guī)律的寫作習慣,習慣這個東西,單單靠腦是不行的,還需要靠身的配合,有身的輔助,腦更容易進入狀態(tài)。
結語
以上是周老師的一次個人手印體驗。關于手印的作用,若非親身體驗,很難相信。所以閱讀本文的你若對所說的有所懷疑,那就是對的!當要接受與主流不同的另一種系 統(tǒng)時,保持懷疑好過于盲信,對任何未經(jīng)親身實證的東西保持懷疑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必要態(tài)度。保持懷疑很好,但同時保持一顆開放的心,可以不帶成見地去嘗 試新事物,這樣的人生才會既理智又充滿新鮮感,最終我們都會用自己的判斷力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本文作者:周白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