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樣才會疲勞呢?我們做下幾種分析并解釋:
1、由于心理意識的緊張。
2、情緒和呼吸部分的緊張。
3、由于身體部分與肌肉的緊張。
4、由于體能和體力的消耗。
解釋:
1、首先是由于心理意識的狀態(tài)緊張,就會導致情緒浮躁和呼吸的緊張不暢,我們的身體在運動過程中,氣息跟隨不上,造成供氧負債并困難,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人體的肌體需要氣血的推動才能夠產生力量的,當呼吸緊張困難時,氣血的推動就弱,這個時候我們的意識就被減弱下來了,并進一步造成身體負面的反向疲勞推動,如此,肌體部分就缺乏氣血部分的協(xié)同或者是同步,如此,身體的疲勞就開始了,通常,我們練習瑜伽的一些酸痛就因此會產生。當你疲勞產生,心情就會焦慮不安,由此,身體的負面作用就出現了體能或者是體力的消耗。
2、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得到,當快樂的時候去閑談散步,胸部是開闊的、爽朗的;倘使心里懷著一種目的某一個心事,就會覺著一些焦慮或者急噪在里面,或者因感到一種惱怒,胸部便要多少地緊張起來。因為胸部的緊張,于是肺臟的呼吸功能和心臟的收放作用,都受著壓迫。肺的呼吸變成短淺,甚至有停頓;心律的運動跳動就不能完全展開,變成急促沒有節(jié)奏而不舒暢。呼吸的功用,在一面吸收空氣中的氧素——氧氣,一面散放血內的碳素——炭氣,使污血變成新血;因為呼吸的不充分,污血就不能完全漂清。同時心的收回污血放出新血的作用,因為心房運動的阻滯,變?yōu)榫徛?;靜脈管內常留存過多的污血。于是,污血的郁積,阻滯身體內一切官能新陳代謝的運動,而使全身陷于半癱瘓的現象。癱瘓的現象既成為身體的疲勞。
3、我們在練修瑜伽身體運動時,造成局部肌肉的緊張,是可以避免的。肌肉的緊張,一面拉動骨骼,演練成運動的狀態(tài);另一個方面,當肌肉的過度伸拉或者繼續(xù)過久的用力緊張,會使肌肉組織失去伸縮的彈性。如同一條橡皮帶,伸得過度或者過久之后,就不能再縮了。這一點希望廣大瑜伽練習者切記。
當肌肉失去伸縮的彈性以后,身體的整個組織就會松懈,而不能再集中氣力起來拉動骨骼;同時身體內各處存儲著的氣力,因壓迫過久,反而沖向體內各處,造成了氣力分散到各處,酸懶疲勞的現象,因氣力分散完全消失了,身體因此引起了一種消渴的要求補充能量的現象。這兩種現象的集合,便造成身體的疲勞。這正是疲勞的正因——“真性的疲勞”。
4、通常肌肉的緊張,應當以運動部分為限度。所謂運動部分限度,并不單指行動時的抬腿的限度,或者揮動手臂時的限度,是兼指身體包括有關系的部分的。比如:身體軀干的肌肉部分也在限度范疇內,不論是抬腿還是揮動手臂的時候,因為要維持軀干的安定,心理多少總要緊張的,由此,把握限度可以緩解這些不應有的緊張造成的疲勞。
5、通常胸部的緊張也能造成氣量的消耗并產生疲勞,這個現象在一般人所謂“心焦”的時候最容易見到。我們在練習瑜伽時可以見到一些人因為了跟上教練的動作,而產生“心焦”的態(tài)勢;如此,胸部的經常緊張而往往造成身體極大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