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知道對于很多很多人來講,這個有12節(jié)(椎體)的胸椎是做不到上面這個彎曲的,因為脊柱胸椎這段早就成了鐵棍子一根,這時我們挺胸,胸向上抬高, 或者在瑜伽練習中做后彎時,因為整個胸椎和前胸是被“鎖定”的,所以整個這一塊是一個單元向上或者向前。這樣,與其是12個椎體產生空間并相對產生一個角 度,所有彎曲的轉折點都會落到胸椎和腰椎接壤的位置。再給大家用瑜伽磚擺一下:
上面三個是胸椎,下面兩個是腰椎,這樣的生活中的挺胸,和瑜伽中的后彎會把力聚焦到脊柱T12/L1。 這個不用多解釋大家也會看出來不好:T12/L1這個點扛的力太多了,不僅是骨骼系統可能受到損害,還有可能損害到神經(不要忘了脊柱中間還有骨髓,很重 要的神經系統);而且不僅是這一個點,整個下面腰椎的椎體都會被壓迫到。
回到后彎
回 到文章開頭說的很多人做的后彎不是后彎的觀察:很多后彎看不到胸椎的延伸和椎體對椎體的彎曲。 在我們沒有戴解剖學眼鏡看時,看上去很像是后彎,可是沒有胸椎的彎曲壓根算不上后彎。而且很多人不會意識到這個,因為對于大多數瑜伽練習者來說追求身體的 靈活性是目標,她們還不知道瑜伽要追求的實際是穩(wěn)定性。所以不要覺得可以完成
船式弓式駱駝舞王甚至向后能抓腳腕就以為這你做的是后彎, 如果沒有真正的打開心,這些體式可能并不能帶來太多的身體穩(wěn)定性,因此也不會幫助把瑜伽的益處帶給身體。
下圖: 男生做的不能算是后彎,女生做的是后彎。
如果我們自己能夠確定自己的胸椎不靈活,前胸比較”鎖死“狀態(tài),我們可以先不要著急去做比較深的后彎,可以用輔助工具和艾揚格的方式去安全地練習,慢慢建立 胸的靈活性,用輔助物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比較安全地練習同時也可以收獲后彎練習的益處。 艾楊格瑜伽有很多用輔助物輔助練習的方法。
很多人胸椎不靈活和前胸鎖死,在練習更深的后彎如船式之前,可以先做一些相對來可以把彎曲控制在胸椎局部的后彎:可以借助瑜伽輪作為輔助來達到更安全的效果。
所以說打開心,才是后彎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