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彎是瑜伽練習中非常重要的體式類型,很多人也把后彎類的體式叫做能夠打開心的體式。但是卻有很多人做的今天我們就來一塊看看后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為什么老多的人做的都不能夠叫做后彎。
在這里要強調(diào)的是做后彎一定要打開心!
“打開心,去愛!” - 打開心? 什么意思?
沒有人會認為這是打開那個怦怦跳為身體的血液系統(tǒng)輸送血液的那個器官:心臟,除非你是神猴哈努曼(哈努曼曾經(jīng)把心掏出來給摩羅看,說:"你看,我是真心 的")?!∥覀冋f"打開心"的意思是打開心臟周圍的骨骼肌肉筋膜系統(tǒng),或者是增加人體這個部位的運動靈活性;這就是我們后彎要達到的主要目的。要達到這個 目的,我們就要把脊柱向后彎曲成一個弧狀,這種動作在解剖學的角度也屬于脊柱延伸。
心打開了有什么好?
胸骨和脊柱這一片區(qū)域?qū)τ趯?nbsp;于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缺乏靈活性的。胸椎有12個椎體,要想靈活,這12節(jié)就應(yīng)該能夠彼此容易地相對移動,而不是像一根棍子一樣硬,但是很多人(包括作者本 人)這個胸椎不僅硬的像棍子,而且還是根鐵棍子(先讓我哭一會再寫)。 太多的坐姿(尤其是辦公室一族),不好的呼吸模式,還有其他的一些身體的習慣動作都會導致這篇區(qū)域失去靈活性, 伴隨著胸椎的”棍子“化,整個前胸也漸漸地被"鎖定"了,這樣整個胸部肋骨群就好像變成了一個被焊死的完整的單元一樣,只能一起動了。
打開心的就會打開身體的能量通道,不僅讓你更加健康也會影響你的精氣神, 不駝背,釋放壓抑的感情...
打開心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你的腰椎!
實際上從解刨學的角度來看很容易理解:當我們的胸椎和前胸失去靈活性后,上半身有關(guān)的身體運動就不能被分散到上半身的骨骼結(jié)構(gòu)上,如果整個胸都成了一個單元的話,每當我們上半身有動作的話,這個動作的力大部分都會被傳遞給腰椎。
腰椎特別可憐,下半身胯不靈活,腰椎來代償; 上半身胸不靈活,還要腰椎來代償。就像足球隊, 前鋒后衛(wèi)都是白癡,中場的既要承擔防守的重任,還要做進攻的主要力量,踢半場球估計就要累死啦。難怪那么多人腰疼。
“挺胸”大戰(zhàn)"打開心"
我們瑜伽人經(jīng)常說會說“打開心”, 可能普通人說的更多的是“挺胸!”:從小父母這么吼你,老師這么教你;長大后社會的文化環(huán)境也把挺胸當成女性的美和男性的強壯自信的標志。
那么挺胸是不是也是一種后彎呢?挺起胸和打開心有什么區(qū)別呢?
我們先來看看后彎是彎的是什么:
我們前面講過了后彎就是打開心,就是增加脊柱和前胸的靈活性, 這樣這類體式最重要的就是創(chuàng)造出脊柱的弧度: 脊柱的延伸和向后的彎曲, 用
瑜伽磚來給大家擺個例子看:
注意每個錐體之間的角度都會有一點增加, 這樣的后彎就是抬高了胸部,這個就是打開心的正確姿勢,也是后彎時脊柱的健康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