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動冥想
練習體式是瑜伽進入移動冥想的最普遍的方法,掌握這種方法能使身體的關節(jié)、伸展部位達到極限。為什么瑜伽練習者的腰骨這么軟?瑜伽的軟和練雜技的軟是不一樣的,瑜伽是通過要達到冥想這種境界不斷擴張、伸展身體形成的,雜技是控制身體從而達到某個程度。開始體式練習是為了鍛煉身體的可控部位達到極限,切斷思慮從而進入冥想的境界,所以叫做移動冥想。
2、燭光冥想法
燭光冥想或叫一點冥想,光線不要太亮,用眼睛看燭光。因為眼睛是人身體里最脆弱的部分,所以很難睜開眼睛時間很長。但我們還是要繼續(xù)撐著,撐著的目的并不是讓你的眼睛瞪燭光多長時間,是讓你在瞪眼睛不眨眼疲勞達到極限的時候體會切斷思維進入感知的狀態(tài),來進行冥想。
3、OM聲冥想法
燭光冥想是利用眼睛,OM聲冥想是利用耳朵。在以前的寺廟或教堂都會有一口大鐘,時間一到,鐘聲就會響起。鐘聲響起的時候,就是讓你切斷思維,這時候你應該進入冥想了。你應該把你的意識停留在鐘聲上,一直到響聲消失,當你聽到的聲音由有聲到無聲,你的思維也就進入了一種DHYANA的境界。都是利用身體可控部分。冥想時發(fā)出一個OM聲,把M聲延長于O聲的三倍,這時候用耳朵聽由有聲到無聲的過程,你的思維就給切斷了進入了DHYANA的狀態(tài)。
4、觀呼吸冥想法
打坐用蓮花坐坐穩(wěn)后,用耳朵去聽你的呼氣和吸氣,去聽氣息的聲音,因為這種氣息很細微,所以你就要很專注,很安靜的去聽,在專注聽呼吸的聲音時,思維被切斷,進入的DHYANA的狀態(tài),進入冥想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