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由來:
這個體式的名字稱為蓮花坐是因為練習者在練習這個冥想坐姿時,雙手雙腳放置的形狀模仿了蓮花的形態(tài)。梵文中“Padm”是蓮花的意思。雙腳放在對面的大腿上代表蓮花的葉子,雙手一只放在另一只的上方代表盛開的蓮花。如圖所示。
練習技巧:
練習者首先將雙腿完全地向外伸展坐著,然后從右腿膝關節(jié)處彎曲井折疊右腿,將它放在對面的(左側)髖骨節(jié)上,使右腳放在左側的大腿根上,并且腳心朝上。左腿放置的方法和右腿相同,把左腳放在右側的髖關節(jié)上。調整雙腳的腳后跟,使他們在恥骨前方幾乎接觸,并且每一只腳的后跟都靠向腹部。然后將左手伸展,手背放在雙腳跟上,手心朝上。右手用同樣的方式放在左手上,雙眼凝視鼻尖保持鼻尖凝視法、收頜收束法以及根底收束,這就是完全的蓮花坐。除去頸部之外,脊柱的其他部分保持豎直。
蓮花坐最主要的特征是收頜收束和根底收束兩個收束法。由于這兩個收束法需要謹慎地練習,因此對于瑜伽初學者來說最好先練習收束法,然后再練習這個體式。
蓮花坐準備姿勢
蓮花坐
練習的好處:
整個下肢的屈肌被強烈地收縮和擠壓。
這種狀況結合下肢其他肌肉在被動狀況下保持很長時間,使血液循環(huán)的自由流動受到阻礙,這種情況下,骨盆區(qū)域則從腹主動脈的分支處獲得了大量的血液供給.
以上提到的大量供血增強了尾神經和骶神經,以下所有的冥想體式會產生同樣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