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瑜伽的動作不是只有單一的停留式,還包括準備式與離開式,因此吸吐是一氣呵成的。比如:做前彎時,先吸氣把脊椎拉長、胸打開來(準備式),吐氣往 前彎,您可停留在這兒做幾次呼吸換氣,等到要往上回到原本的站姿(離開式)時,用吸氣來配合。這一套才是完整的前彎式,而整個吸、吐才配合得好。
另一重點是,我們?nèi)敉A粼谀骋粋€地方時,就千萬不要憋氣,要順順地呼吸,而且可以透過吐氣時,讓身體做得更深一點。拿扭轉(zhuǎn)式來說吧,我們停在手與腳卡 住,身體往后轉(zhuǎn)去之后,就用自然呼吸法,可是在吐氣時,可以把腹部再轉(zhuǎn)緊一點,胸再打開一點,吸氣時停在原地,只要拉長背脊就好了。如此可配合幾次吐氣 時,把身體往后轉(zhuǎn)更多過去。
為何吐氣時可以做得更深呢?那是因為我們在吐氣時,身體可以放得比較松,因此配合吐氣時可以做得更多一點。
愈是困難的動作,透過深呼吸更能放松肌肉,讓體位法的功效加倍。
老搞不清何時吸氣,何時呼氣?
瑜伽入門者最常遇到的困擾之一,就是常搞不清什么時候要吸氣?什么時候該吐氣?常隨老師口令又要注意動作是否做錯,又要留意呼吸對不對,弄得自己手忙腳亂。
體位法的呼吸也困擾我好一陣子,常會懷疑“一定要照老師的方法吸氣吐氣嗎?”直到我看了一本書后,長期的疑問終于得到解答。瑜伽智者認為,體位法中的呼吸,就和我們一般時候的吸吐一樣,是非常自然的,非但不要憋氣,更因種種狀況不同,長度也會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