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在課程中會添加一些新的體式,下課后就會有學員情不自禁的說:今天的課過得好快呀!看著TA興奮的表情我不置可否,這種現(xiàn)象表明她的心并沒有真正的安定下來。
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當有新的體式時,她會很用心的去關注如何做到這個體式,當意識集中時自然就會感覺時間過的很快。而當通過不斷的練習新體式已經(jīng)變得很熟練時,她就不會再對這個體式感興趣,而是想著學習另一個新體式,她的心并沒有專注在自己的身體上,而是在不斷變化的體式上。
那么瑜伽是什么呢?<<瑜伽經(jīng)>>第一節(jié)就講到,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識波動,意識就像一只四處跳躍的猴子,從一個目標跳到另一個目標,或是一個念頭接著另一個念頭,這使我們很容易就從正確的方向趨于錯誤的方向,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受意識的控制與左右,在它的控制下,我們會產生憂傷,焦慮和憤怒的情緒,也只有在它的控制下我們才能從這些負面的情緒中解脫出來。
曾聽到一位老師講過,有的印度瑜伽師一生只練習一個體式,當一個人的意識專注于自己的身體時,做任何體式都是沒有區(qū)別的,重要的不是你會做多少體式,而是是否在用心的體會自己的感覺。體式只是瑜伽練習的一部分,多一點用心的控制,使我們能夠達到身心平衡的狀態(tài)才是練習瑜伽的目的。